三、崩解剂
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而使药物易于释放的辅料。除口含片、舌下片、长效片外,一般片剂均需加用崩解剂。中药片剂因大多含有药材细粉或浸膏,其本身遇水后能缓缓崩解,故一般不另加崩解剂。
(一)片剂的崩解机制
片剂的崩解机制与所用崩解剂所含药物的性质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毛细管作用 片剂具有许多毛细管和孔隙,与水接触后立即从这些亲水性通道进入片剂内部,强烈的吸水性使片剂润湿而崩解,淀粉及其衍生物和纤维素衍生物的崩解作用多与此相关。
2.膨胀作用 崩解剂吸水后充分膨胀,自身体积显著增大,使片剂的粘结力瓦解而崩散。羧甲基淀粉及其钠盐的崩解作用主要即在于其强大的膨胀作用。
3.产气作用 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气体,借气体的膨胀而使片剂崩解。
其他机制尚有:可溶性原、辅料遇水溶解使片剂崩解或蚀解;表面活性剂因能改善颗粒的润湿性,而促进崩解;辅料中加用了相应的酶,因酶解作用而有利崩解等。
(二)片剂常用崩解剂
1.干燥淀粉 为最常用的崩解剂。多用玉米淀粉,用量一般为处方量的5%~20%,用前100℃干燥1h。本品对易溶性药物的片剂作用较差,适用于不溶性微溶性药物的片剂。因淀粉的可压性较差,遇湿受热易糊化,故用量不宜过多,湿粒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影响成品的硬度和崩解度。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 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是优良的崩解剂。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遇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亦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和崩解剂。适用于可溶性和不溶性药物;用量为4%~8%,一般采用外加法。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基(L-HPC)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容积膨胀度较淀粉大,崩解作用好。此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钙、海藻酸钠等都是良好的崩解剂。
4.泡腾崩解剂 为碳酸氢钠与酒石酸或枸橼酸组成的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崩解。本品可用于溶液片、外用避孕片等。
5.表面活性剂 为崩解辅助剂,能增加药物润湿性,促进水分的渗入,而加速片剂崩解。常用品种有聚山梨酯80、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醇磺酸钠等,宜与淀粉混合使用。
(三)片剂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片剂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加法 即将崩解剂与主药等混合后制粒。崩解作用起自颗粒内部,一经崩解便成粉粒。但由于淀粉在制粒中已经接触湿和热,因此崩解作用不强。
2.外加法 即将崩解剂加到经整粒后的干颗粒中,崩解作用起自颗粒之间,崩解迅速。但颗粒不易崩解成粉粒,故溶出稍差。同时,增加了干颗粒的细粉量,用量较大往往造成压片困难,片重不稳定。为弥补此缺点,常将淀粉制成空白颗粒与药物颗粒混匀后压片。
3.内外加法 即将崩解剂用量的50%~75%与药物混合制颗粒,其余加在干颗粒中,当片剂遇水时首先崩解迅速: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而溶出度: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可酌情选用。
4.特殊加入法 ①泡腾崩解剂酸、碱组分一般应分别与处方药料或其他赋形剂制成干燥颗粒后,再行混合。压片颗粒或成品均应妥善贮藏、包装,避免与潮气接触。②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一般制成醇溶液喷在干颗粒上,或溶解于粘合剂内,或与崩解剂混合后加于干颗粒中。[本文共有 19 页,当前是第 6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