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浸出方法
药材经粉碎后,可选择适宜的浸出溶媒,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浸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操作方法:
1、煎煮法:
是指药材加水煮沸,取其煎出液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它是最早使用的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的常用方法之一。
操作方法:
取规定量的药材,切碎,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冷水使药材浸没、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至规定时间,滤过,滤液保存,药渣再依法浸出数次,至煎出液无色澄清为止,收集各次煎出液,制出合乎要求的制剂,即可。
为了保证浸出效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浸泡药材:
药材煎煮前应加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利有效成分的浸出,浸泡时应用冷水,如一开始就用热水浸泡或煎煮,则药材表面的蛋白质受热凝固,妨碍水渗入药材细胞内部,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不用冷水浸泡的煎出液抑菌力弱,用冷水浸泡90分钟的煎出液抑菌力强,但某些含甙类药材,需用热水浸泡,因为甙类遇冷水易水解。
②水的选择:
水的质量对煎出液有一定影响,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
③煎煮器具:
多采用多能提取罐和热回流抽提系统。它的整个提取过程是在密闭的可循环系统内完成,可进行单温常压提取,也可用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提取。
④火力大小:
一般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以增加煎出效果与减少水分蒸发。
⑤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对煎出液质量也有影响,时间过短,达不到浸出目的,过长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大,煎出液中杂质也增多,怎样确定时间长短,应根据投料量多少和药材性质有关,一般比较坚实及成分不易煎出的药材,可适当地延长煎煮时间,含挥发性成分和质地脆弱而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则可适当减少煎煮时间。
⑥煎煮次数:
一般根据药材性质和煎煮设备而定。
⑦入药顺序:
几种药材合并煎煮时,应根据药材的性质适当处理,如需先煎后下等。
应用范围:凡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不被水和热破坏的药材,均可采用煎煮法浸出。
2、浸渍法:
是药酒、酊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操作过程:取适当粉碎的药材,置有盖容器内,加入规定量溶媒,密闭,搅拌或振摇,浸渍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倾取上清液,滤过,合并滤液,即得。
应用范围:有利于粘性药材的浸出,如含有树脂、胶质、淀粉等药材,若用渗漉法易堵塞,采用浸渍法比较方便。
3、渗漉法:是在已经溶剂充分湿润的药材粗粉中,不断添加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浸出方法,它的优点是在浸出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浓度差,加速药材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与扩散,与浸渍法相比,浸出较为完全。
4、回流法
系指溶媒在浸出过程中受热汽化,经冷凝器冷凝复液后再流入药材中,并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一次浸出完成,以减少溶媒的消耗,提高浸出效率的一种浸出方法,此法一般用于以有机溶剂为溶媒在加热过程中浸出药材。
5、蒸馏法
系将药材经加热蒸馏使内含挥发性成分汽化,再经冷却复凝为液体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沸点的性质而达到提取的目的,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必须指出,由于药材内含成分复杂,药材蒸馏后的残液,也可能还存在有效成分,因此,它的取舍应根据处方、工艺决定。[本文共有 15 页,当前是第 1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