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药储存变异的影响因素
提要 本章简述中药成分与变异、中药自身变异特性、中药储存变异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风、空气、光线)、时间因素、生物因素等,从而阐明了中药储存变异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因果关系。
中药储存品种涉及到中药材、饮片与中成药。其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变异,导致这些变异的内在因素可涉及到中药材及贮品本身的吸水性、吸热性,及所含适宜不同仓虫的可食成份,和可供微生物营养代谢、生长繁殖所需成分诸方面。而导致这些变异的外在因素则包括自然因素、时间因素、生物因素等。
第一节 中药储存变异内在因素
一、中药成分与变异
(一)中药成分
中药是各种化学物质所组成的综合体,成分极为复杂,通常可分为两大类:①非水溶性物质: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挥发油、树脂、蛋白质、淀粉、部分生物碱、不溶性矿物质等。②水溶性物质:糖、果胶、有机酸、鞣质、部分生物碱、色素、甙类及大部分无机盐类等。
在中药的加工、干燥、炮制以及储存过程中,其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质的改变,以致影响药效。中药存与养护的目的,就在于控制中药的主要成分,使它符合于医疗的要求。现将中药主要成分与储存、养护有密切关系的变化分述如下:
1、生物碱类
无臭、味苦;少数是液体或具有颜色。含生物碱的中药若久与空气和日光接触,可能有部分氧化、分解而变质,故宜避光储存。
2、甙类
具有容易分解的特性,即含有甙的中药大多含有能将含甙水解的酶。当组织受损,酶则迅速作用,促进甙分解。一般在中药采集后,必须用适当的温度迅速予以干燥。多数含甙中药可在55~60℃干燥,在此温度下酶被损坏而失去作用。含甙中药在储存中还必须干燥,避免潮气的浸入,如若含在量过多或不断吸收水分,则由于未被破坏酶的存在,或光线和微生物的影响,很容易使甙分解而失效。
3、鞣质类
容易氧气和聚合。如露置空气及日光中经氧化,则渐渐变成棕黑色。故防止鞣质氧化变色,一方面要减少与氧接触,另方面则要破坏或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4、油脂类
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的酯类。脂肪在常温是固体,其主成分多为棕榈酸或硬脂酸等甘油脂。脂肪油在常温是液体,其主成分则为油酸、亚油酸等甘油脂,但二者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别。新鲜的脂肪和脂肪油若储存不当,经常与空气中氧及水接触,并在日光的影响下,或微生物的作用,则一部分发生氧化,另部分则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导致产生特异的气味,油脂中的游离酸也随之增多而“酸败”。故含大量油脂的中药,必须储存于干燥的库房,严防水分的浸入;库房的温度要低,避免日光直射,或置于密闭容器中以避免空气接触。
5、挥发油类
具有特殊香气以及辛辣烧灼的滋味。含有挥发油的中药宜储存
6、植物色素类
主要分为黄酮类色素、醌类色素、类胡萝卜素类色素等,这些色素常与葡萄糖等结合成甙类化合物。中药的色泽是鉴别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故在储存中要尽量避免曝晒,以保持原有的光泽。[本文共有 66 页,当前是第 3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