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也是同样惊人的,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有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大肠杆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个,每小时可分裂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生8个细菌。即:
1小时
1×23=8个
2小时
8×23=64个
3小时
64×23=512个
4小时
512×23=4096个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代,其增殖速率是相当惊人的。但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繁殖能力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增殖,收或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四)代谢旺盛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有很大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是说,物体分割得越细,其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值就越大,所以,微生物细胞实质上都是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的独立生活个体,能迅速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合成与分解能力,其代谢强度比高等动植物高得多。例如有人研究认为,活跃的大肠杆菌,每小时可消耗自重2000倍的糖。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是肉用公牛的10000倍。可见,微生物的这种高效率吸收转化能力,是有巨大应用价值的。
(五)容易变异
微生物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其适应性与变异性都较高等动物、植物突出。这是由于微生物的个体小,对外界环境条件直接接触而表面特别敏感,因此,当环境剧烈变化时,多数个体容易死亡而被淘汰,少数个体则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微生物的这种易变性,从利用微生物的角度讲,既有利又不利。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其容易变异的特点进行菌种选育,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菌种。例如青霉素产生菌,最初产量每毫升只有几十单位,可是通过大量人工诱变育种,现已培育出每毫升产量达上万单位的优良菌种。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若保存不当或在人工培养基上经多次传代后,菌种的优良特性也极易发生退化。例如白僵菌菌种,经30代移种后,其致病力降低50%。可见,充分认识和运用微生物的特点,对利用和改造微生物是极为重要的。
(一)细菌
细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繁殖的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μm,用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所以肉眼看不见。通常看到的是菌落,菌落就是细菌在固定的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育形成许多菌集在一起,可用肉眼看见的群体。不同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有不同的形态,可以根据其外形结构、大小、色泽、透明度、粘稠度、边缘形状及其他特征来区别各种不同的菌类。
细菌的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如图5-1所示。
1.球菌 单独存在时呈球形,按其分裂的方式和分裂后的排列,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菌体直径约0.5~1.0μm。
2.杆菌 菌体呈杆状或近似杆状。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有的粗短近似球菌,称为球杆菌;有的杆菌一端膨大似棒状,称为棒状杆菌;有的排列成链状,称为链杆菌;有的生长成侧枝,称为分枝杆菌。大部分杆菌长约2.0~3.0μm,宽0.5~1.0μm,病原细菌中杆菌的种类最多。
3.弧菌和螺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只有一个弯曲,呈逗点状为弧菌,如霍乱弧菌;有数个弯曲较为坚韧的为螺菌,如鼠咬热螺菌。[本文共有 6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