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滴丸丸与微丸
一、滴丸剂
(一)概述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热加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这种滴法制丸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的形式。目前滴制法不仅能制成球形丸剂,而且也可制成椭圆形、橄榄形或圆片形等异形丸剂。滴丸主要供口服,亦可供外用(如度米芬滴丸)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二部均有收载。其主要特点是:
(1)发挥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如联苯双酯滴丸,其剂量只需片剂的1/3。
(2)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便于服用和运输,如芸香油滴丸及牡荆油滴丸等。
(3)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因药物与基质熔合后,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小,不易氧脂和挥发,基质为非为物,不易引起水解。
(4)生产设备简单、操作容易、重量差异较小,成本低,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
(5)根据需要可制成内服、外用、缓释、控释或局部治疗等多种类型的滴丸剂。
滴丸剂虽有许多优点,但由于目前可供使用的基质品种较少,且难以滴制成大丸(一般丸重多在100mg以下),所以只能应用于剂量较少的药物。
(二)滴丸剂的制备原理
1.基质和冷凝液的选择原则 滴丸中除主药以外的赋形剂均称为“基质”。基质与滴丸的形成、溶散时限、溶出度、稳定性、药物含量等有密切关系。基质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与主药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影响主药的药效和检测,对人体无害并要求熔点较低。在60~100℃条件下能熔化成液体,遇冷又能立即凝成固体(在室温下仍保持固体状态)。
基质可分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尿素、泊洛沙姆(poloxamer),本品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可溶于水,用于滴丸制备时需用二甲基硅油作冷凝液。本品为表面活性剂,熔化时有利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在水中溶解时有增溶作用。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2);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氢化植物油、十八醇(硬脂醇)、十六醇(鲸蜡醇)等。在实际应用时亦常采用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基质的混合物作为滴丸的基质。混合的基质的特点是:可增加药物熔化时的溶解量。两种溶解性各异的基质,具有相差较大的极性和介电常数,可相互调节成与药的相近的极性和介电常数,从而增加药物的溶解量,起到复合溶剂提高溶解度的作用(13),混合基质还可用以调节溶出速度或溶散时限,如国内常用PEG6000与适量硬脂酸配合调整熔点,可得到较好的滴丸。
冷凝液也分两类:一是水性冷凝液,常用的有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等,适用于非水溶性基质的滴丸;二是油性冷凝液,常用的有液状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汽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适用于溶性基质的滴丸。
冷凝液选择的条件是必须完全无害,与主药和基质不相混溶,不起化学反应,有适宜的相对密度和粘度(略高或略低于滴丸的相对密度),使滴丸(液滴)在冷凝液中缓缓下沉或上浮,有足够时间进行冷凝,保证成型完好。另外,还要有适宜的表面张力,因为在滴制过程中能否顺利形成滴丸,与表面张力有关。
2.丸重 在药液的温度和滴速不变的情况下,滴管口的半径是决定丸重的主要因素,丸重的估计值可根据下式计算:理论丸重=2πrσ,式中r是滴管口半径,2πr是滴管口周围长,σ是药液的表面张力。实际丸重比理论丸重轻,由高速摄像得到的图10-14所示为液滴的形成过程(14),图中2位置液滴开始形成颈部,随后愈来愈长,到5位置管端所支撑的重量仍是上式所示理论丸重,在6的滴下部分才是实际丸重,约为理论丸重的60%,在6的滴口处还余下约40%,这未滴下的存留量与滴速有关、滴速快,存留量小,丸重小,以之,丸重小。若滴丸的形成是由下向上的过程,则所滴出的丸剂直接在冷凝液中受到浮力的影响,由上浮所形成的实际丸重往往上述理论丸重大。
随着滴制过程的进行,影响丸重的因素也在变化,如液面高低和压力大小不断改变,圆周长也会改变。滴管口的半径应大小适宜。操作时应保持恒温,因温度高时,药液的表面张力变小,丸重减轻;温度低时丸重增大。温度也影响药液的粘度,从而影响了滴速。滴管口与冷凝面的距离宜控制在15cm以内,因距离大滴出的液滴与冷凝液面的碰撞力也大,液滴易被跌散而影响丸重。如选用冷凝液的粘度较大或药物与冷凝液间的相对密度相关不大时,液滴的下降速度慢,这时后面生成的小液滴就可趁热合并进去,且液滴在滴下与液面接触时也不易碰裂.[本文共有 23 页,当前是第 6 页] <<上一页 下一页>>